拇指阅读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七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69页,寅三、别明三毒无畏。我们这一科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生起广大利他的妙用。耳根法门在我们娑婆世界,我们一般的说法叫做『观音法门』。这个法门在目前的修行当中,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特别契合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这样的修学,蕅益大师用四个字来总持,整个『观音法门』它的重点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慈悲感应」这四个字。“慈”与乐,他可以给予我们种种身心上的安乐;“悲”拔苦,拔除我们身心的痛苦。整个修学的过程,所追求的就是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产生拔苦与乐的效果。这应该怎么做到呢?就是透过「感应」的力量。「感应」的力量的产生在蕅益大师的注解,他是分成了事修跟理观两种的差别。我们刚开始是透过事修,身口意三业的加行,包括我们对观世音菩萨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乃至意业的皈依观想。这种身口意的相应,我们去感应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力,这个地方的事修是感应外在佛力的加被。理观就不是这个意思,理观就是我们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我们内心不只是一种皈依的心而已,我们要生起一种观照力,我们要回光返照「能闻是谁?」。当我们听到观世音菩萨的音声时候,我们要观想是谁在听这个音声,那我们的心就停留在这个「闻」。蕅益大师说:但闻而已。外不随声尘所转,内不随耳识所扰,在听闻的过程中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我们说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真如本性是无所不在的,蕅益大说:「全妄即真」。其实真在哪里呢?真实的心性就在妄相当中,我们平常心就是一念的妄动,结果被妄相所转。所以我们要把真实的心性找到,就是你不要乱动,妄想最怕就是…你一不动,它就怕你。因为它是虚妄相,虚妄相你要是对它不执取不妄动,它就消失掉了。《楞严经》的破妄显真,它不是说去对治什么,它基本上认为,真实的心性就在虚妄的相中,你只要不随妄转,那么心性就开显出来了。所以理观这一部分的感应道交,是感应我们内在自性的慈悲心,我们称性本俱的慈悲的功德。事修它所破除的是事障,使令我们成就一时的安乐;理观所破除的是理障,使令我们成就究竟圆满的解脱。『观音法门』其实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看本经的经文,释迦牟尼佛是把它当重点一样,不管它的因跟果是比较完全开显,他是把它当做本经的修学重点。寅三、别明三毒无畏这一段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种,远离贪瞋痴三毒。使令我们内心面对三毒的时候,能够无所怖畏。这是修习『观音法门』产生的效果。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这以下的经文,在古德的注解都是分成了自行跟化他。在自行这一部分又分成了体性跟作用。自行的体性:「熏闻离尘」。“熏闻”就是我们依止反闻照性的工夫能够成就离尘,脱离这一切色尘的系缚;「熏闻」是一种因地的修学,「离尘」是果地上的功德。熏闻离尘它就是指的我们在修『观音法门』所证得的理性,能够脱离这一切六尘的障碍,发明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这个是讲到我们在自修方面所证得的理性。它有什么妙用呢?「色所不劫」,“色”指的是一切六尘的境界。当我们功夫成就以后,这六尘就不再劫夺我们心中的功德。这包括体、包括用,这个都是一种自行的功德,以下是化他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自行功德,他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他能够使令我们这些多媱众生远离贪欲;“多媱”蕅益大师的意思不只是指的男女这一部份而已,是包括对一切六尘的贪爱,都叫做「媱」。一切贪爱都以攀缘心为本,我们既然不随外在的六尘所转,开始反闻闻自性的时候,那么这一切贪爱的烦恼自然消失掉。这是『观音法门』产生的第一个内心的功德。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这一部份也是分为自行跟化他。自行也是分成体跟用。「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当我们内心脱离了根尘的执取,安住在闻音的妙性的时候,六根对六尘就没有能所的障碍,就圆融无碍没有能所的障碍。这样的能所双亡,离诸对待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无对所对」这时我们的六根生起了别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对跟所对,能对的六根所对的六尘惟是一心。从这样的自利功德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瞋恚”主要的根源是一种人我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当我们一个世界上很强调个人主义的时候,那我们的瞋心就开始活动了。你看我们小时候,整个社会是很强调团体主义,个人的意识比较没那么的强烈,那个时候的瞋心比较薄弱。瞋恚是以对立来当它的根源。,!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这一部份自行功德的体是「销尘旋明」,我们透过耳根圆通的事修跟理观,来消除我们所缘的妄尘,恢复我们本性智慧的光明。这样的光明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能够使令我们众生的法界(外在的依报)身心(内在的正报),依正二报就像琉璃珠宝一样,能够内外明彻,了了分明而无所障碍。(利他)因为这样的光明智慧,使令一切昏迷暗钝的这种性障,没有善心、内心邪知邪见、拨无因果、很难生起善心的阿颠迦,能够远离心中的愚痴跟暗钝。因为修『观音法门』,你内心有光明,有光明当然就不会有黑暗。这一段的息灭贪瞋痴,蕅益大师的意思叫「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为什么今天我们一个人去忆念观世音菩萨,你的贪瞋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在这一部份有这一部份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接触的时候,他会对你一种启发的作用。比方说:我们今天忆念关公,你一想到关公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忠义参天功德出现;比方说我们忆念张飞,我们就产生勇猛坚定的功德;比方我们今天去忆念忏公师父,我们内心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智慧善巧的功德;我们去忆念海公长老,我们就产生慈悲厚道的功德。一个菩萨他在因地有这样功德,使令众生跟他接触的时候,对这众生来说会有启发的作用。这个就是说,你在自行功成的时候,你化他就有这个根本。我们过去曾经问忏公师父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样才够广结善缘?忏公师父回答得很妙,忏公师父说:要广结善缘,在佛堂里面好好的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听不是很懂,但是慢慢慢慢的,哦!因为你内心好好的用功,念佛忆佛,你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你未来的利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积集资粮的准备。他的意思就是说:广结善缘不是向外追求,你内在的烦恼淡薄了,你很自然的发起广大的愿望,你就能够跟众生结缘了。所以我们看菩萨利益众生,你看他前面的半段一定是他自修的功德,所以才有后面的结果。这一段经文的解读。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怎么解读呢?自行功成,所以化他有本。菩萨所有对众生的加持力,就是因地的时候他有这份功德,所以对众生产生一种连带的启发的作用。寅四、别明二求无畏。这个也是十四无所畏的两种的无所畏。“二求”是指众生要祈求男子或者祈求女子,对生命当中有这种祈求。你忆念观世音菩萨,菩萨能够满你的愿,使令你在这二部分能够无所畏惧。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我们在理解这部分也是这个道理,自行功成,化他有本。观世音菩萨凭什么能够使令我们生福德智慧之男呢?他因地是怎么修行的?「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这是讲他因地所证的理性。“融行”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是念念销融四大之行,他是远离尘境,背尘;复闻,等于是合觉。他不但是远离四大之行,他也不是安住在偏空,他能够念念开显我们本俱的闻性,使令他内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这就是他在因地所证的理性,是「背尘合觉」,不迷、不取、不动的理性。这样的理性有什么好处呢?「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菩萨以大悲的愿力到十方世界去随类化生的时候,他不坏世间的假相,这一点是很重要,菩萨从空出假的时候是不坏假相的。不坏假相有什么样的妙用呢?第一个妙用,「供养微尘诸佛如来」,他能够普遍在十方的佛国土当中,供养微尘数的诸佛,来修习福德资粮。佛陀在那个地方说法,菩萨现身用无量的珍宝来供养佛陀,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第二种妙用,「各各佛边为法王子」,他能够示现做佛的大弟子,来辅助佛陀弘扬佛法,来修学智慧。菩萨因为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在广大的世间修习广大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以这个来做自行的根本。他有这样的根本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使令法界当中的无子众生,她心中祈求能够生一个男孩子,她忆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因地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就能够产生加持力,使令祈求的众生,产生福德智慧的男子出来。这个我们就叫感应道交,菩萨要保证对众生的加持力,你要先成就这个功德,然后把这功德放在名号中,当众生跟这个名号一接触的时候,“啪”!感应道交,然后你得到那种大慈悲的加持力,求男得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我们看菩萨的加持力之前,先看他的自修的根本。他因地是怎么修的:「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菩萨在面对外在声音的时候,他是以反闻照性的工夫来通达根性,使令六根互用。“圆通”就是他的六根已经无障碍的交互作用。使令“能明”跟“所照”无二,根尘惟是一心,他内心当中能够含裹十方世界。他在面对十方世界的时候,他有两种的功德产生:第一、「立大圆镜」,他对一切的法了了分明。虽然了了分明又能够安住在「空如来藏」,又空空荡荡没有任何的妄想。从下文的加持力来讲,它的重点在「空如来藏」。一个人证得空性的特色就是调柔善顺,因为他没有我执、我见。这对生女众是有加持力的。因为以空如来藏为自体,它有什么妙用呢?「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承受顺从十方诸佛的秘密法门,“秘密法门”指的是一佛乘的圆顿教法,了知法界惟是一心。对法界惟是一心的教法,能够受持领纳心中永不忘失。到这个地方都是菩萨自行的功德。菩萨能够证得空如来藏,当然是非常的调柔善顺,能够领受这一切的教法。因为柔顺的关系,他能够使令法界没有女者的众生,想要欲求女者,能产生外表端正,而且俱足福德之相,内心是柔和善顺,有德行的使令众人爱敬的之女。这地方经文的解读跟前面是一样的,「自行功成,化他有本」。蕅益大师的传记,他说:他父母亲在三十岁的时候都没有生小孩。这在古代的社会是很严重的,没有传宗接代。那他父亲怎么办呢?他父亲持大悲咒。持大悲咒以后,后来他父亲就做一个梦,梦到观世音菩萨现出白衣的身相,送给他父亲一个儿子,没多久他的母亲就生出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在持大悲咒的发愿文里面说:我本仰成咒力生,我的初生就是大悲咒的功德把我创造出来的。大悲咒为什么能够创造这种功德?观世音菩萨的内心有求男求女的功德力,把功德力咒愿在这咒当中。有这种咒功德力,我们去忆念咒语的时候,「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就把这功德开显出来。佛菩萨的功德为什么可以给我们受用,这观念我们解释一下:佛菩萨的功德有两部份:第一部份,是他智慧的善根,包括他的菩提心,包括他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无贪、无痴种种善根。善根这一部份完全是佛菩萨自受用的,他不能送给我们,智慧的善根是不能互相授受的。但是菩萨的福德资粮,他那个善业力,他能够让你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福德这一部份是可以互相授受的。菩萨能够让众生所求如愿,这跟他因地是有关系的。蕅益大师的解释有更深层,蕅益大师说:求男求女,有事有理。从事相来说,我们一般说是果报的男女,但是从理上来说是法门上的男女。什么叫法门中的男女呢?就是「权实二智,定慧二门」。你向观世音菩萨求智慧,「权智」,“权智”就是承办种种的事业叫「男」;“实智”就是顺从义理叫「女」。「禅定」是比较寂静的,他也是属于女众,「智慧」是属于波动性的,是属于男众。从理观来说,我们修「耳根圆通」,念念开显自性的功德,也能够开显「权实二智,定慧二门」二种法门中的男女。寅五、结明持明无畏。将前面的十四无所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来做总结。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三千大千世界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这当中有一百亿的日月,这当中也包括了一百亿的须弥山,也包括一百亿的四大部洲。居住在这世间中,有很多很多的等觉菩萨的法王子,有六十二个恒河沙数这么多的法王子。这么多的法王子是遍布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各有不同的修法,修法,指的是他的自行的功德;垂范,是化他,他有各式各样的垂示、模范世界,教化众生的善巧各有各的不同。他们在随顺众生的根机,产生善巧智慧是各各不同的。这个地方是先列出六十二恒河沙数的法王子,这种自行化他的功德来加以说明。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前面是列出娑婆世界里面的所有的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这么多,这以下把菩萨的名号作比况。观世音菩萨说:由于我因地的时候证得圆通本根,依止耳根而证得圆通常,所以我启发出我耳门中的闻性。使令我的内心「微妙含容」,我能够相应无量众生内心的祈求,能够恒顺众生的根机跟他的希望,这个指的是菩萨内心的状态。菩萨的色身能够周遍法界,能够相应十方世界,能够随类现身,有这样的身心的妙用。因此我能够使令这么多的众生来受持我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跟另外一个众生他总共是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的名号;有一个人他一天只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有一个人他是受持六十二恒河沙法王子的名号,这两个人在福德这一部份是完全相同。意思是说: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跟整个众多法王子名号的功德加起来,是没有差别的。其故何也?因为我修习真实的圆通。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菩萨摄受众生的差别相:从蕅益大师的注解来解释这一段,蕅祖说:菩萨的利他从契理这一部份是「一一的法都是契合如来藏妙真如性」,自受用这一部份是完全相同的。你不能说,阿弥陀佛的功德比释迦牟尼佛的功德大,不能这样讲。真如佛性是不二的,每一尊佛所证的法性是相同的,不管你的过程怎么样。所以要论道理是看结果,不管你是修《唯识》、修《天台》或修拜佛、或修止观的,证的结果是归元无二路。我们一谈到佛法的结果那是无差别的,但是过程就有差别,有他的契机性。因为每一位菩萨因地所发的愿不同,有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看到那些苦恼的众生,他就特别喜欢摄受那些所谓的弱势团体苦恼众生,尤其是地藏王菩萨,有的菩萨他就摄受比较高智慧的。菩萨所发的愿不同,他所产生的名号的加持力、他的适用度,他契机的广度就不一样,契机性有所不同,每一个名号他所加被的广度,他所加被的根机,跟他因地所发的愿就不太一样。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说:你受持『观世音菩萨』圣号,跟你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菩萨的圣号加起来是一样的。这句话只是用于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说,因为娑婆世界你念观世音菩萨容易契入,你很容易契入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不是说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会超过其他等觉菩萨,不是这个意思!是从众生的根机、众生的相应、跟菩萨因地所发的愿这部份。这地方是把前面十四无所畏做一个总结。丑三、结明福备众生总结来说明观世音菩萨他在因地所修的福德,是非常的完整、非常的完备来加被众生。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以上种种的拔除众生之苦,来布施众生无所畏惧,都是观世音菩萨在因地所成就这种完整的福德,使令众生远离一切苦难跟灾难。这十四无所畏,当然也包括了三十二应身,包括与乐、拔苦。其实在这个地方,菩萨对众生的加被力,名号跟咒语,是非常重要的,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名号或者咒语,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他给它一个名称叫功德法聚。菩萨他修了很多的功德,功德它必须要有东西把它保存下来。你说功德在法身当中,法身是无形相的谁也进不去,对众生根本不能产生他受用,所以菩萨必须把他因地,他的布施、他的持戒,乃至于他种种的功德,必须用一个仓库把他保存下来,叫功德法聚。比方说:我们不要先讲佛菩萨,我们讲外道,外道他成就初禅以后,他就能够把他初禅的那种三昧的力量,他就在三昧当中念一个咒语,这咒语念出来以后,他就给他一种力量。说哪一个人你去采蜂蜜的时候,你念我的咒语,蜜蜂不能咬你。因为他有三昧力,他有功德力,所以他就赋于这个咒语一种力量,把远离蜜蜂障碍的这种功德加持在咒语中。在印度的确有防止毒蛇咬、蜜蜂螫的咒语,你念他的咒,你就能够远离这样的怖畏。但是有个条件,外道的功德法聚是有时空障碍的,因为他所依止的是生灭心,所以当这个外道禅定消失的时候,当这外道死亡了以后,这个咒语就没有力量了,这咒语就等于是一个声音而已。菩萨的功德法聚亦复如是,菩萨的功德法聚,菩萨自己受用叫本门,法身是存在法界当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的,但是他必须要有一个迹门。他必须要从空出假,他必须要成就一个因地,做释迦牟尼佛的徒弟,示现菩萨道,然后积功累德,从法身中从空出假,积功累德,然后发愿,慢慢慢慢成就功德圆满的时候,他就成就一个应化身的佛陀。法身报身是没有名号的,那完全佛菩萨自受用,度化十地菩萨。只要有名号那一定是应化身,而这应化身的成就,智者大师说是从本垂迹。他要一段很长的菩萨道,然后他因缘俱足了,就成就一个应化身,然后他把这应化身赋于一个名号,然后他把这一期因地所修的因地的功德,全部加持在这个名号里面。所以我们赞叹『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因为他这一期成就阿弥陀佛的应化身所花的时间特别长,他的加持力特别广。也就是说,菩萨他成就法身以后,他必须要一再的创造一个应化身,应化身成就以后他就有一个名号,等到他化他的因缘结束了,这个名号在世间上就消失掉,然后他又要从本垂迹,又要示现因地,又创造一个应化身又给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给大家受持,又能够产生与乐、拔苦,等到他这个名号的摄受因缘又消失了,他又必须要创造一个应化身。很多人问成佛以后干什么?成佛以后就是不断的积集你的因地,然后创造一个名号,用这个名号来利益众生。为什么要创造名号呢?因为佛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的应化身他的寿命是有限,可能是一劫也可能是八十岁,也可能是多少时间。他在正法时代摄受众生有限,所他死掉以后一定要留一个东西下来,佛灭度以后主要的是留他的佛像、他的名号,而这个名号是最简单的。,!当我们在研究观世音菩萨的功德的时候,你要找到它的门,你进去这个功德要有一个门,就是他的名号。当然你要把这个门打开,你内心当中要有他们的信心跟你的愿力这两把钥匙,才能够把这个门打开,然后你就能够「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跟祂产生感应,观世音菩萨整个与乐拔苦的大慈悲力都对你产生加持,满足你的愿望。这个就是观世音菩萨利他的过程,包括菩萨因地的修学,然后创造名号,包括我们怎么去启动这个功德,成就感应。子三、明四不思议无作妙德(分二:丑一、总明大用所起。丑二、别明不思议相)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不可思议无作;“无作”就是他不必假借内心的分别,能够任运现前这种功德。不同于二乘人,二乘人要对众生产生神通加持,都必须假借如理作意,而且要设定目标,要锁定对象;菩萨的度化众生就像月亮一样,不必锁定对象,随时随地等待众生,这叫做「无作妙德」,因为他没有拣别任何对象。这当中分成两科:一、总明大用所起。二、别明不思议相。丑一、总明大用所起拢总说明这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它生起的理由,他为什么能够生起这四种妙德。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正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世尊!因为我证得耳根圆通之故;因为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依止耳根闻思修而成就三摩地,依耳根而证入圆通。依止耳根圆通来修证无上道;“无上道”指的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来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能够成就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我们一路这样的读过来发觉,本经对这过程是很重要的。譬如说,在二十五圆通,当然果地的功德是一样的,说是归元无二路,但是你是用耳根修行的,跟用眼根修行的这过程不同,产生的妙用一定有差别。诸位我们可以体会一下,你靠耳根,你真的是在因地的时候,容易具足圆通常;你看你眼根,你要是睡觉的时候,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你就不能生起妙用,你那所缘境不现前;那你用耳根的时候,你眼睛闭起来打开、他是在前面、他是在后面、隔一个墙壁都可以。所以他在耳根圆通的时候,他在积集资粮的时候,他几乎是时空无障碍,俱足圆通常,三种真实。虽然我们很重视结果,因为成就结果是转凡成圣的根本,但是你的过程是根据什么样的门而入,的确对你的加持力是有关系的。他这个地方又再强调,因为我是修耳根圆通的关系,来悟入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就成就了四不思议无作妙德。蕅益大师说:观世音菩萨在没有选择耳根圆通之前,其实本经在秘密义当中已经说明耳根圆通的殊胜,一再的强调耳根圆通的殊胜,从三十二应身,十四无畏,乃至于这个地方的四不思议无作妙德,都有这一层意思。只是观世音菩萨在拣择圆通的时候,他讲得更清楚,如此而已。我们看丑二、别明不思议相,前面是总说,这以下把四种不思议的无作妙德的相状,分别的把它说明。一、现容不思议。二、说咒不思议。三、受供不思议。四、兴供不思议。我们休息一下再说明。:()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热门小说推荐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狱

官狱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官途:权力巅峰

官途: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九份婚书:我的师父绝色倾城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