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子夏的再传弟子,大儒荀子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位大师,他先后三次担任学宫祭酒,执掌稷下。他的学说师出儒门,却杂糅儒道,偏离孔孟,带有浓厚的黄老色彩,所以被后世儒家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他“才高学陋,不见圣贤”。苏轼在《荀卿论》中评价他说“喜为异说而不让,敢为高论而不顾。”意指荀子背离孔孟儒学传统而走入异端,本于黄老之学而融会礼法,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学派。荀子门下有两位学生,韩非子和李斯,均为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其中韩非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而李斯则辅佐秦王嬴政扫平六合、夺取天下。法家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想着要问鼎中原,他们急切需要成熟的学术理论,为代周取天下提供思想依据和历史合法性。其时,就连以拥护旧制、图复周礼的儒家孔孟道统也未能免俗,只不过言语比较隐晦而已。孟子怀疑天子世袭的合理性,提出“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的观点,上天想把天下给圣贤,就会给圣贤;上天想把天下给儿子,就会给儿子。他说“有大恶如桀纣,则天乃废之。”既然大恶之君王如夏桀商纣者已被上天所废弃,不贤明的周王难道还应该被上天眷顾吗?稷下先生、阴阳家邹衍的理论更加直接。他以“大九州说”构建了中国的地理格局,又继承古之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五德终始”论,以此诠释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替。邹衍认为天地有五行,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朝代更替同样是按照五德转移的次序循环往复的,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每个王朝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虞属土德,木克土,故夏木代之,同理商金代夏木,周火代商金。两德交替之时,必有相应的符瑞出现。比如周文王时期,有一只红色的鸟口衔丹书落于周社,意味着天命在周。邹衍的五德说为诸侯们提供了代周而取天下的理论武器,就像及时雨一样,迅速得到了当权者的追捧。法家思想直指人性,是最残酷、最直接、也最为有效的学说。他们大胆质疑禅让制的真实性,构建出尧舜禹放杀继位的历史,声称尧舜禹三代圣贤的王位更替均为武力逼迫而得。《汉书》云: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法家的源头可上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战国时期的法家先后提出“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观念,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等相继在各国变法,废除贵族世袭特权,让平民也有做官的机会。这从事实上瓦解了周朝的等级制度,从根本上动摇了周朝政体,也在思想上帮助篡位代立的齐、韩、赵、魏四国迅速稳定了局势。而韩非子则结合慎到的势、申不害的术和商鞅的法,集法家之大成。韩非(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是韩国的王族公子。《史记》称其“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他最初师从荀子,但其思想出儒家机杼后归于黄老,进而继承和发展了法家思想。他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系统,把法家思想提到了宇宙论的高度。相传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后大加赞赏,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我要是能与他见面交流,就是死也没有遗憾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为了得到韩非,嬴政下令攻打韩国。韩非被迫出使秦国,却遭同门师兄李斯嫉恨,被构陷惨死狱中。公元前230年,韩非死去三年后,韩国成为第一个为秦所灭的大国。他的学说不仅没能挽救自己的母国,反而促进了它的灭亡。更加讽刺的是,韩非子死后,他的思想却被秦国派上大用场。嬴政将法家思想奉为治国经要,据此建立了一整套为皇权服务的政治体系,最终富国强兵,统一六国。:()跟着姓名学国学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