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73章
李祺问出了一个灵魂拷问。
“笼络住这些外邦蛮夷就行了吗?”
这个问题,不好问题。
太子标摇了摇头。
“朝廷要是有办法解决的话,哪里还需要拉拢那些土官蛮夷?大军扫平他们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怎么治理?”
“这些羁縻之地的百姓,生活风俗完全不同于我们中原,比如文和你刚刚提及的那辽东女真各部,都是靠渔猎为生,这是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你这突然强迫人家去耕地,他们怎么会接受?”
羁縻制度就是一块遮羞布,盖在头上罢了,实际上就是双方各自过着小日子,仅此而已。
李祺没有回答太子标的问题,而是道出了一个事实。
“羁縻制度的后果,就是辽东根本就不可控!”
“因为朝廷对辽东蛮夷诸部采取‘以夷制夷’的羁縻控制,加上辽东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数地方可以耕种外,大部分地区都难以种出粮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现了大量百姓逃回关内。”
“再加上辽东之地是汉夷杂居,蛮夷部落众多,而且这些蒙古人女真人不通教化,野性难驯!”
“这其中尤以女真一族为最,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时常劫掠我大明军民,然后就逃无踪影,即便想要问罪也是难上加难,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这些蛮夷对我大明毫无恭顺之心,更别提什么敬畏之心了!”
大殿里面气氛凝重。
李祺这些话等同于狠狠抽了众人一记耳光。
虽然这就是事实,但是你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这不是明晃晃地指责大家做得不到位,直接撕碎了羁縻制度遮羞布吗?
“文和,既然你也明白羁縻不过是笼络控制,那为何还要提出此议?”
太子标笑问道,他清楚李祺已经有了想法。
“因为羁縻只是序章。辽东的黑土地下,藏着百万亩无主荒田,而那些游牧、渔猎的蛮夷,守着金山银山却食不果腹。”
“在辽东羁縻只是第一步,后续我们还有第二步,第三步。”
“辽东多平原多无主田地,而蒙古人与女真人打多过着游牧生活,靠着渔猎放牧为生,所以政策不同朝廷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朝廷接下来采取羁縻制度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执行与赶苗拓业类似的政策,将所有女真子民编户入册,愿意耕地的耕地,愿意从军的从军,愿意经商的经商,甚至可以入大明生活居住。”
“只要他们愿意服从朝廷的安排,一切都好说话,但倘若他们不乐意,那就采取武力镇压,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杀一个人,一个部落不同意,那就屠了整个部落!”
对于那些辽东建奴,李祺可是丝毫没有怜悯之心。
毕竟要是知道这些建奴日后的所作所为,李祺相信太子标也决计不会放过他们。
老朱要是知道的话,他甚至可能会直接来一次“洪武犁庭”!
“大明,不需要羁縻制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