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章爷孙和睦
武英殿内,朱高煦仅是处理第一本奏疏,便让朱元璋询问起了他的看法,这让朱允炆无心处理奏疏,只得看看他们能说出些什么。
面对询问,朱高煦则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说道:
“滋阳县属淮河水域,其境内有泗河、洸府河、白马河、南泉河等河流,合计十八条。”
“孙儿以为,仅是赈灾和蠲免百姓秋粮,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若是不彻底根治当地水患,那日后水患泛滥一次,朝廷就要蠲免一次,赈灾一次,长此以往,府库空虚。”
“因此,应当着当地官员以工代赈,同时工部派出水工,将滋阳县境内河流彻底整治,避免当地日后水患再度爆。”
朱高煦很轻松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他很清楚“授人鱼不如授人予渔”的道理。
这样的看法,但凡是个干臣都能说出来,因此并不能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不过,那也仅限是干臣说出,而不是被他人视作武夫的朱高煦。
因此,当他说出这番话后,朱元璋便满意点头,将奏疏递给旁边司礼监太监,同时交代:“按照这小子说的做。”
“奴婢领命……”司礼监太监接过奏疏回礼,随后便当场派人去书写回复。
只是,朱高煦的这番话,也仅限于此。
他的这番话,顶多为他争取到了一个百里政才的印象,远远比不上朝中的那些大员。
因此在朱元璋交代完后,他便再度低头处理起了奏疏,而旁边的朱允炆见自家爷爷没多说什么,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同时笑着对朱高煦夸奖道:
“煦弟初次理政便有如此看法,假以时日,恐怕能将北平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朱允炆这话听着是夸奖,但实际上是在说朱高煦只有治理一城的能力。
对此,朱高煦即便听出来了也不能说什么,只是笑着作揖回礼,好似受到了多大的鼓励一般。
瞧着朱高煦的举动,朱允炆也满意的低头,继续处理起了奏疏。
见状的朱高煦也跟着低头,对着他剩下的十五本奏疏一一处理。
他先是简单翻阅了十五本奏疏,这其中内容基本涉及五军都督府、兵部、地方府县。
总结来说,就是涉及军事、后勤、地方政治和经济。
不过,这些涉及的范围并不大,军事和后勤都保证在千户及以下的事情,地方事宜也是在府及以下的事情。
这种待遇,不难看出,老朱是准备一点点的试探出自己眼下的能力极限到底在哪。
说实话,朱高煦在治理民生这块,前世确实没有太多经验,但架不住这厮玩过的策略战棋游戏多。
他虽然不知道怎么治理地方民生,但思前想后也就那几样。
古代毕竟是农业为主的社会,主要把农业搞好,就等同于将当地经济搞好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有农民手上有钱了,农民才会去消费。
有钱的农民多了,那地方上的消费力就上来了,消费力一旦上来,自然而然会有商贾慕名而来。
不过这其中包含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粮食如何转运,如何保存,如何……
总之有太多的问题,而且明初本质上并不缺粮食,甚至粮食多到了明初不断进行大规模的基建。
后世能看到的所有城池,几乎九成都是明代时期兴建的,如此时朱高煦手中就有一本关于地方城池竣工和开建的奏疏。
【乙亥、厦门城竣工,东莞南头守御千户所开建,东莞大鹏守御千户所开建,都匀城始建。】
瞧着这些奏疏,朱高煦放下了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转头开始研究以工代赈。
不过,他手上的奏疏仅有滋阳县那一本受了灾害的奏疏,其它奏疏基本是普通的军事防备、城池修建等内容。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