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儿臣以为,经济之道,民生为要。”
李承乾恭敬地向李世民说道,“前些日子,儿臣随父皇前往蓝田,所见所闻,百姓生活安稳,就连老翁都能自己摆摊位养活自己。所以回宫之后,儿臣反复思量,这其中缘由究竟为何?”
“儿臣以为,此皆得益于苏策苏大人。他在蓝田推行诸多举措,兴商贾、开作坊,为当地带来丰厚财货,亦广辟谋生之途,令无数百姓得以安身立命。”
李承乾略作思忖,神色沉稳,缓缓说道:“此‘以工代赈’之策,不仅能在灾时广辟就业之机,更能为百姓谋得长久营生之道。百姓有了生计,方能赚取银钱,以养家糊口。待百姓手中宽裕,便会乐于消费,如此循环往复,自可带动四方财源,催生更多财富。”
“商人虽以逐利为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他们不辞辛劳,将货物运往大唐各地,不也为大唐做出了贡献吗?”
李世民听后,陷入沉思。许久,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下去。”
“是,父皇。经济之道,不仅关乎民生,对国家发展亦大有裨益。”李承乾继续道,“苏大人曾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有经济稳健发展,方能为朝堂稳固、社稷繁荣筑牢根基。”
李世民听到上层建筑,一脸懵:“这所谓的上层建筑指的是什么?”
李承乾思考了一会儿,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苏策之前对“上层建筑”的解释。他清了清嗓子,恭敬地向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曾听苏策讲过,所谓上层建筑,乃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观点,以及与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简单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今我大唐欲行改革,这经济之策便是在打牢基础,而朝堂之上的决策与权衡,便是上层建筑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有了这增长的财富,父皇便能将其用于军费开支、投资基础设施、兴办教育、改善医疗等诸多方面,进而推动我大唐的繁荣发展!”
李泰一听,当即冷笑一声:“满口苏大人、苏大人,我还以为你有何高见,原来不过是照搬他人之言。”
李世民心中却有所触动,问道:“这些都是苏策所言?”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当日父皇出门之时,儿臣因仰慕苏大人的才学,曾私自登门拜访。”
至于拜师一事,李承乾可不敢乱说,否则他怕父皇大发雷霆。
“他还讲了些什么?”李世民心底不禁泛起一丝愠怒。苏策这小子,在朕面前言语随性,对着太子,竟能道出如此治国良策,当真是可恼!
此刻李承乾话语虽未谙世事,但李世民听得饶有兴致。“哼!你跟我有所保留,我还不能从别处探听消息?”
可惜,苏策所言太过深奥,且李承乾仅听过一次,加之那时他紧张至极,如今早已忘得差不多了。能记住这些内容,已然殊为不易,这也是因他自幼便开始接触国事,耳濡目染,才留下些许印象。
“父皇,当时苏大人讲了许多,但有些道理太过深奥,儿臣记不太清了。”
李世民瞧着李承乾,心里那叫一个无奈,暗叹这大好机会就这么被他给错过了。刚想发火,转念又一想,要不是李承乾主动来请教,自己哪能听到这么绝的见解?这么一想,他强压下心头的火,没再多说啥。
不过,李世民眼珠一转,心中有了主意。自己不是曾以皇商之名与苏家小子合作过吗?虽说身份已被识破,但当时并未言明不再合作。如今之计……
他看了看李泰,本想让他担起商队之事。但转念一想,李泰与苏策关系并不融洽。且不说李泰能否放下身段,即便愿意,苏策恐怕也不愿传授。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